【专题】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鼎工与你同在
发布时间:2017-04-22
【专题】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鼎工与你同在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该纪念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相关活动已发展至全球近200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地球日”诞生后的20年中,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环境保护被提上了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问题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在许多重大的国际会议上,环境保护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如1989年召开的第44届联大、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都讨论了环境问题,并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决议或宣言。这说明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有识之士都强烈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会使社会的文明进程受到巨大阻碍。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正式定为“世界地球日”。
这份决议由玻利维亚起草,得到了50多个国家的联署支持。决议说,地球及其生态系统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今后和未来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必须与自然界和地球和谐共处。决议呼吁各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组织等有关各方以适当的方式庆祝“世界地球日”,提高人类对保护地球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并组织的,他被誉为“地球日之父”。
丹尼斯·海斯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环境优美的哥伦比亚河峡谷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造纸厂工人,母亲在美容院工作,都没受过高等教育。丹尼斯靠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60年代的美国有很多社会问题,年轻的丹尼斯对现状不满,感到非常困惑。19岁开始,他休学3年,“我很希望能去看看世界的其他部分是什么样子,和我在书里读到的一样不一样。”
他从美国西海岸到夏威夷,又到日本、俄国,漫游了东欧,又从北到南走过非洲。旅程中的大部分时间他感到很压抑。
后来他到了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有一天已经天黑了:“我一个人躺在那片荒漠中,突然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了:应该把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人类的生活中去,运用到工业上、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上。突然间我觉得找到了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就动身回到斯坦福去读书,开始很热心地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后来,发起了地球日活动。”
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提议在全国各校园内举办有关环境问题的讲习会。丹尼斯当时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学生,特意飞到华盛顿会见纳尔逊,并谈了自己的设想。在得到纳尔逊的鼓励后,丹尼斯办理了停学手续,全力以赴地去组织这项活动。
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首次地球日活动。这一天,全美国共2000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人们举行大规模游行、集会、演讲,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画和图表,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美国国会当天被迫休会,大部分议员也去参加各项活动和集会。这次活动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
这以后,丹尼斯先后到史密森尼恩研究所和伊利诺州政府任职,研究制订有关能源方面的政策。他提出了节约能源和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解决全球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的主张,写了一本怎样利用太阳能的书——《希望之光》。
1988年,丹尼斯和朋友一起讨论筹办纪念地球日20周年的活动。他们决定,要使1990年的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性的地球日,以促使全球亿万民众都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为此,他们致函中国、美国、英国3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采取积极步骤,以阻止和扭转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响应。
1990年4月22日,共有141个国家约两亿人身穿蓝绿两色服装参加了“世界地球日”活动。
鉴于丹尼斯在环保事业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曾荣获Sierra Club、联邦野生动物协会、美国慈善协会、美国太阳能协会、远离战争组织和Interfaith Center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的最高荣誉奖项。
丹尼斯还荣获了1978年度,35岁以下杰弗逊最佳社会服务奖,还曾被形象杂志(Look Magazine)评为20世纪100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并被国家奥杜邦协会评为100个最杰出的环保人士之一。在2000年又被著名的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提名为100个“地球英雄”之一。
在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诞生20周年之际,活动的组织者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采取积极步骤,达成协议,以阻止和扭转全球环境恶化趋势的发展。同时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保护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政府,在本国举办“地球日”20周年庆祝活动。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发表了电视讲话,阐述了我国对保护全球环境的原则和立场,表示支持“地球日”活动。从此,我国每年都进行有关“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我国大规模的开展“地球日”宣传活动始于1991年。由中国地质学会建议,并征得原地质矿产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部门和团体的同意和支持,以6 个单位的名义向国务院提出了共同组织开展纪念“地球日”的活动请求,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先后又有国家地震局、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自然灾害研究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农学会等单位参加进来。1991年4月22日,北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纪念“地球日”活动。同时,在全国各地也都举办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从此,在每年的4月 22 日,我国都要围绕宣传主题,在全国各地组织开展纪念“地球日”的活动。目前最主要的活动是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学会等部门单位组织的纪念活动。
历年地球日活动主题
1970's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 人类居住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s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 环境与和平
1987年 环境与居住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
1990's
1990年 儿童与环境
1991年 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
1992年 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3年 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4年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1995年 拯救地球
1996年 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造福人类
1997年 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8年 海洋地质与人类
1999年 防治地质灾害
2000's
2000年 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
2001年 地质遗产保护
2002年 善待地球
2003年 生命之水
2004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05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06年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7年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08年 认识地球 和谐发展
2009年 认识地球 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
2010's
2010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
2011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2012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 保障科学发展
2013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2014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2015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16年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2017年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注:此处1991年起为我国地球日活动主题)